
晋江文学城:言情社群二十年, 网文世界仍是许
谈及言情文学,晋江是绕不开的名字。上世纪 90 年代,席绢的「冰淇淋文学」出现,轻松愉悦的「总裁文」接替琼瑶的苦情叙事席卷台湾。受其影响,大陆的原创言情也开始涌现,晋江成为创作者们的大本营 ;而更年轻一代熟悉它,则是通过无数「改编自晋江人气小说」的影视剧。
打开晋江文学城的网站,会发现这里如同时光胶囊一般,封存着 2000 年初简陋的网络形态。但如果细看,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。
五月刊的内页专题,我们采访了晋江文学城创始人黄艳明以及站内三位人气写手,和她们聊了聊言情社群的变迁与言情写作的脉络。
晋江文学城的前身是晋江电信局信息港下一个小小的文学版块,很长一段时间里,晋江都以扫校+文学论坛的形式存在着,论坛有一个粉红色的界面,包含著名的网友留言版「兔区」。2001 年,初代站长辞职离开,网站停更。为了让晋江「活下来」,几位资深读者发起「拯救晋江计划」,并发展出绿色界面的原创文学网。
那时,恐怕无人能预料当时的几万读者 会扩张到今日的规模。2020 年出版的《创始者说》一书中,北大中文系的研究者写道,如今晋江文学网已经是全球最具影响 的「女性向」文学网站。
对于网络文学深刻的文化影响,外界的判断是滞后的,晋江的网站也如同时光胶囊一般,封存着 2000 年初简陋的网络形态。这让人很难想象,就是在这里,诞生了近几年中国影视行业最火热的几个大 IP,从《步步惊心》、《何以笙箫默》,到《欢乐颂》、《山河令》(原名《天涯客》)。
但如果细看,晋江并不是一成不变。2008 年,商业化的大势下,迟迟没有行动的晋江宣布实行 VIP 付费阅读;2015 年,晋江论坛从纯匿名的讨论转变为注册实名制;经过几轮大范围的「净网行动」,这里又诞生出「脖子以下不能讨论」的梗。
这些变化多是被动的,也映射出一个原本小众的社群在进入主流视野之后面临的挑战。「如果说 20 年前是黄金时代,现在就是黑铁时代。」晋江的 CEO 黄艳明感叹。
十几年前,黄艳明是积极参与晋江拯救计划的主要成员之一,也是后来捐款买服务器的发起人,以网名 iceheart 活跃在论坛上。如今她已经是晋江的所有者,但仍保持着大量阅读的习惯。睡前、做饭、洗碗的时候,只要不是在想事儿,她就会开着软件,以最高倍速飞快地听着有声书。
在言情网站中,晋江算不上大前辈。1998 年前后,网络上相继出现桑桑学院和露西弗俱乐部两个文学网站,上面有大量的同人和转载,以及部分原创投稿。在这些个人站子上,爱好者发挥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,搜索着文本的可能性。在这里,许多人第一次读到了描述同性爱情的耽美小说。
露西弗俱乐部采取严格的用户制,需要答两张「考卷」才能注册。「其实很多人刚开始上网,并不是很懂,就是希望进去看一些丰富多彩的东西,但露西弗把自己定位成一个终点,你得看过整个世界,才能来我这儿。」于是,晋江论坛成了读者们相互「抄答案」的地方,大家在论坛中讨论题目,也分享彼此的兴趣,奠定了论坛初期的氛围。
当时的网络环境,黄艳明如今回忆起来就是「百无禁忌」,「什么都能写」。从读者的角度,许多人接触网文本就是为追求比实 体书更丰富的阅读体验,因此网文读者对新鲜感的要求更高,对于文本、题材、设定的多样性也一度更为包容。
黄艳明记得,在耽美题材里,最早出现的一个极具争议的设定是男男生子。「当年简直就感觉是天雷滚滚」,但她还是申请将这篇文转到了晋江,希望更多人能看到这种新鲜的题材。
二十年过去,外延上看,网文在类型上变得愈加丰富,比如都市异能、网游竞技和娱乐圈的题材,都是过去所没有的;但内在却变得非常保守,读者对于内容开始施加越来越多的思想限制。而他们也被赋予了有力的武器,平衡被打破了。过去,论坛中常有一类特定的「排雷」帖,就是用于吐槽奇葩设定。早期这类帖子多是以一种分享趣闻的口吻,「现在就恨不得把你灭了,还要把你加入黑名单,分享给我所有的朋友,让他们也永远不要看到你」。这种变化常常将平台置于一个左右为难的处境。黄艳明提到最近编辑部所困扰的一些问题,比如涉及女尊 (女性为尊) 的类型文。普通的世界观中,男主是皇帝,可以三宫六院,但反过来如果是女尊的世界,则不能去描写这个女皇帝有多少男人。「这样写可能就有人给你举报了,但不让写呢,又会有一部分人说这是男女不平等。」另一个掐架的点是「洁党」。在一篇女强文中,女主角穿越后带领当地的女性做了很多事,最后在结局,跟自己的一名男下属 在一起了。然后就有很多读者跑去问作者,这个男下属是不是处男?双方相持不下,每天都在晋江和微博的评论区长篇大论地吵架,「已经吵了将近一个礼拜了」。「如今这种隐隐的限制,但凡你的设定跟他想要的不太一样,就要声讨甚至举报你,特别可怕。」黄艳明说,「最终的结果就是精神内核的不丰富,你再也没办法跟作者有更深度的交流,或者他下次再也不写了。」每年都有一些作者因此离开这个平台,或是改头换面,换个笔名重新再来。过去那样纯粹的自我表达变得越来越少,「如果说以前的网文作者写作是出于兴趣,现在更多的乐趣是赚钱」。晋江也列出一系列颇为严格的违禁题材,比如不允许 NP 文,训诫文、 黑暗童话等,并将内容审核的门槛拉得很高。除去大环境的影响,某种程度上,黄艳明分析,读者群的指数级扩张也是造成这种变化的一个原因。过去的读者更贴近于文学爱好者,对文笔和剧情的合理性、思想性有一定的要求,但也更理解和接受文 学作品的多样性; 现在的用户则更倾向于一种娱乐的心态,「就是我读了要开心,你不能让我不爽」。新的作者也在涌入,她给出一组数据,2011 年晋江男性作者占比为 2.97%,2016 年涨到 3.13%, 如今又跌回 2.76%。这不一定意味着男性作者在流失,她们猜测, 2016 年是晋江流量暴涨的一年,可能随着更多的作者进入,也稀释了男性的比例。用户激增带来的一个结果,就是所谓的「网文小白化」,一种对直白套路爽文的追求。这在免费的阅读平台上更为突出,但也无可避免地影响到晋江。点开首页,标题同质化的程度很高,将热门元素一股脑儿塞给读者,「比如说今年流行的是快穿和种田两个题材,那文章标题就一定是《快穿之 ××× 来种田》」。作为平台,为了尽量减少这种重复,晋江也在考虑采取更智能的方式,比如给包含热门元素的文章标题减一下权重,降低推荐的等级。网文世界二十年风雨变迁,坐在风暴中心的晋江不免有山河移挪之感。而在研究者看来,这之中更隐含了中国社会女性表达空间的变化。肖映萱研究女性向网文长达十年,在她眼中,「女频」跟「女性向」是两个概念,前者是一个商业化标签,后者指的则是在相 对封闭的互联网中,一个可以逃离男性目光的空间。她认为,晋江就是这样一个空间,它是围绕爱好者而成的,对创作的干涉也降到了最低,并不会因为某个题材火热就引导作者 去跟风。在这里,女性尝试用自身的话语去表达欲望和需求,这种空间的存在本身就是重要的,且具备生命力的。2011 年到今天,晋江作者的平均年龄从 23 岁上升到了 29.5 岁,很多人在这里开始尝试写作,并留了下来。最近,黄艳明拜访了一位作者「老草吃嫩牛」,现实生活里这名作者从工作阶段一直写到了退休,如今又可以继续勤奋更新。对此,网友感叹「竟然是我姥姥辈的人在写耽美」,一面畅想「等自己退休了也要去写小说」。 一些十几年的老读者仍然留在这里,时不时会在论坛里发言。对于黄艳明,看到熟悉的 ID 就像看到老朋友一样,「虽然黄金时代已经过去,可能网文世界依旧是能给很多人心灵寄托的乌托邦吧」。更广泛的大众进入,必然会带来变化。肖映萱说 :「就像现在的晋江,其实很难逃避外部的目光,不管是资本的也好,文化管理的也好,它已经不再是一个纯粹的女性向的空间了。」但她仍然是乐观的,「这个小众的空间虽然会越来越小,但还是会一直在。只要它能有一个通道辐射到大众文化当中,我觉得就是可以的。」
上一篇:福建师范大学函授本科汉语言文学
下一篇:学院介绍-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